“匠人精神”是當前從國家高層到民間都在提倡的一種精神,各媒體都以不同形式贊美著這種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”的執著。在剛剛過去的開原市2012至2017年度勞模表彰大會上,來自八寶造紙產業園遼寧興東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線工人李慶久,在平凡中非凡,在盡頭處超越,一心一意執著于機械電氣維修行業25年,光榮當選為開原市勞動模范。
腳踏實地學知識
伴隨著刺耳的噪音,一走路鞋底揚起一片黑色的粉塵,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,李慶久整整干了25年。1988年,自開原技校發電廠與電力系統專業畢業之后,李慶久走上工作崗位,來到開原市宏達熱電,從一名基層班長做起,一步步成長為值長、車間主任、生產部部長,期間,幾乎每年都榮獲企業“先進個人”榮譽稱號。
崗位的提升不能讓他停止追求知識的步伐,閑暇時間,李慶久積極給自己“充電”,到沈陽工程學院進修。家里關于電力方面的書籍能擺滿一面墻,《PLC原理與變頻器應用》、《DCS模糊控制》、《泵的原理與維修》等書籍都是李慶久的心頭愛。2000年網絡還沒有普及的時候,李慶久就在網上查閱資料,到現在手機上網的便利,李慶久瀏覽很多關于鍋爐、泵閥的微信公眾號。用他的話說,機械電氣維修行業發展特別快,從原來的手工到現在以電子為主,只有不斷的學習知識,與時俱進,才能更好的從事這個行業。
精益求精勇創新
2013年,李慶久來到遼寧興東科技有限公司,負責配套熱源廠鍋爐一期二期安裝建設、投產運行,憑借精湛的技術,現已成為興東科技的技術骨干,主管整個設備動力部。李慶久說:“成為部門主管需要制定方案、督導進度、組織人員,這或許并不是我最拿手的,我喜歡做一些具體的事,比如到廠房里檢修設備?!?/em>
2015年—2017年,李慶久利用造紙廢氣,改造公司冬季供暖,利用技術創新,使廢氣變廢為寶,節能又環保。
2016年1月的一天晚上,李慶久接到廠里的緊急通知,鍋爐上煤皮帶輥出現故障,整個園區企業面臨停產和停止供暖。在家里的李慶久得到通知后,二話不說,披上衣服就下樓,在開車去工廠的途中,邊開車邊思考解決辦法。到了工廠后,李慶久組織人員人工上煤,在沒有備件的情況下,臨時決定采用工藝接近但速比不一樣的冷渣機、減速機代替,經過近3個小時的全力搶修,在園區的其他企業還沒有察覺到的時候,就排除了故障,保證了生產的正常運行。
如果不是數十年工作的實踐經驗,李慶久也不會想到利用冷渣機和減速機代替的辦法。李慶久說,經驗就像是一個“催化劑”,新的技術和幾十年積累的經驗結合在一起,用到實際作業中,所帶來的變革是想象不到的。
一絲不茍做手藝
鍋爐埋管磨損需要進入爐內處理,采用短時停爐、引風機輔助降溫等措施,當設備磨損需要檢修的時候,李慶久不顧爐內高溫,穿著厚厚的耐高溫服進入鍋爐內,再進行焊接工藝,從而保證設備滿足生產的需求,夏天時,穿著幾斤重的裝備干完活出來,全身都得濕透。
李慶久說自己是個“完美主義”,在工作中不允許有任何瑕疵,工友們卻說他是個“工作狂”。春節放假期間,全廠停產7天,李慶久將這7天當做檢修設備的寶貴時間。這期間,他和外地工友們一起吃飯、干活,冒著冬季戶外的嚴寒,對設備安裝、改造、檢修。
工友王鑫說,李工總能起到帶頭作用,遇到參數變化,會準確指點出毛病,讓大家及時修正,單位有緊急事件,不管幾點,半夜打車也會到,夏天還自掏腰包給工友們買雪糕和水。對于李慶久來說,逛街和外出吃飯都是一件奢侈的事,外地工友想進城下館子,久不外出的李慶久都不知道飯店在哪。
“匠人精神”是一種情懷、一種執著,一份堅守、一份責任。擁有“匠人精神”的李慶久有著一流的心性,必有一流的技術,他堅持不能浪費、發揮潛能、放大極限三個原則,將技能和智慧緊密結合在一起,號召大家群策群力,攻克一個又一個困難。李慶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“匠人精神”,365天無休息,25年如一日,在嘈雜的工作環境里,在精雕細琢、精益求精的態度中,靜下心來,守住那份執著與堅持,一生只做一件事。